神秘的西域有着一段神秘的历史,有许多奇特的风土人情,也有着许多奇特的古泉,其中“新疆红钱”便是西域极具特色的钱币。“新疆红钱”是一个统称,始于乾隆皇帝统一新疆,设立了政府管理机构以及铸钱局,而铸钱的原料则使用了西域特产的红铜,因此叫做“新疆红钱”,乾隆后历代王朝都在西域铸造过红钱,所以“新疆红钱”大家族的成员非常多,它们铸造精美,文字兼有汉字与西域文字,版式多样,再加上独特的红铜材质,很快就成了古泉收藏的宠儿,价格持续走高。“新疆红钱”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一部另类的历史,乾隆通宝是“新疆红钱”的始祖,铸造考究,比较偏向汉风,后来到了嘉庆年间铸造“嘉庆通宝”红钱,背左为满文,背右为维吾尔文,已经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只是铸币的版式较为单一。咸丰年间铸造的“新疆红钱”则更为精致,版式较多;到了同治年间出现了星月纹红钱,由于国力下降,铸币的精细程度大打折扣,到了光绪年间更是如此,只铸有“光绪通宝”红钱,重宝大钱则没有铸造。到了宣统帝时,随着清王朝覆灭,有着150多年历史的“新疆红钱”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乾隆通宝”红钱 新疆红钱“乾隆通宝”从乾隆时开始,清政府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对于当地用钱形制也作出了规定。新疆钱币以紫铜(红铜)为原料,钱呈红色,因而称之为“新疆红钱”,背文用满文,还有用维文的。自乾隆朝开始,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到宣统都铸行过年号“红钱”。前后有150年的历史,铸造的时间不短,但铸量都不多,其中珍品也不少,其中叶尔羌局所铸“乾隆通宝”是新疆最早的“新红钱”,(相对于旧普尔红钱而言)。 货币是商品交换经济发展的产物,库车历史上曾几次铸造钱币,证明了库车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 库车,史称龟兹。古龟兹使用货币交换,历史悠久。北史载:“龟兹赋税,准地征租,无田者则税银。”至唐朝,玄奘取经过路龟兹时,“货用金银钱,小铜钱”。龟兹有丰富的铜矿,并能冶炼,这给龟兹铸币创造了条件。 汉西域都护府,唐安西都护府在龟兹的设立,使龟兹成为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屯兵士卒,唐时大量的驻军聚集龟兹境内。加之“丝绸之路”商道的繁荣,龟兹镇已成为东西方商贾货物的集散地和转运站。特别在唐开元盛世,唐朝政府曾下令在龟兹等四镇“税西域胡商以供四镇”。由此可见龟兹商业的辉煌程度。由于龟兹是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设在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的治所,所以派来西域赴任或进京的官吏、换防的将士、西域各国赴京朝贡的使团、往返的僧侣,“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商贾“接踵于道”,云集龟兹镇,使龟兹车如流水马如龙。这就大大地促进了龟兹的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不仅两汉时的“五铢钱”、唐代的“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等货币当时在龟兹流通,同时有自己铸造的钱币,与以上的货币同时流通。先后铸有汉龟二体五铢钱、纯龟兹文一体钱、仿汉小五株和对文五铢?仿剪轮 钱、无字小铜钱等。 清朝道光年间,库车又开始铸造钱币。道光六年?1826 ,大和卓波罗泥都之孙张格尔,得英国之助,率浩罕入侵喀什噶尔?今喀什 。当时清军为平定张格尔叛乱,3万清军集结阿克苏,为满足军饷的需要,库车设局代阿克苏赶铸红钱,因是代铸,未留下明显标志。咸丰三年?1853 ,库车设铸钱局,铸有咸丰通宝当五、当十、咸丰重宝当五、当十、咸丰元宝当百等四种。 同治三年1864年5月,库车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当地大阿訇乘机篡夺了领导权,建立了封建割据政权,自称“汗和卓”。他于同治三至四年?1864·6——1865·4 ,利用库车局原有设备铸钱。钱两面均为维吾尔文?即察合台文 。正面汉译为“赛伊德·哈孜·热西丁汗”;背面汉译为“京城库车铸造”。钱币分有纪年和不纪年的两种。 光绪三年1877年 ,平定阿古柏之乱收复南疆后,为迅速恢复经济和发放军饷及市场交易的急需,左宗棠令手下大将、驻兵库车的张曜,于光绪四年?1878 3月18日在库车开炉铸钱,以关内“乾隆通宝”制钱为样钱。至光绪十一年?1885 ,库车铸造的红钱,每枚重一钱三分,钱背面均以关边月圈为记,先后采用版式七种,同时,当地因使用阿古柏天罡已久,为顺其俗,曾仿制“足银五分”天罡。正面维吾尔文,汉译为“优质银,足钱”,背面维吾尔文汉译“五分”,系光绪三至四年?1877—1878 在库车铸造,但未标铸造地名。光绪六年?1880 ,陕甘总督左宗棠决定铸银钱取代天罡,委托驻库车的帮办新疆军务、广东提督张曜就地监督铸造。银币每枚重一钱,直径22.5毫米,厚0.5毫米,形式外圆内方。正面有“足银壹钱”四个汉字:背面维吾尔文,穿上是“一钱”,穿下是“银子”。由于亏赔大,至光绪七年?1881 2月停铸。 光绪九年1883年,为迎接次年的新疆建省,库车局铸造了“新疆建省纪念币”,也就是“九年十”。钱正面文为“光绪通宝”,背面穿左为满文“库车”,穿右为维吾尔文“库车”,穿上为汉文“九年”,穿下为汉文“十”字。至光绪十二年?1886 ,库车铸钱局停铸,后裁撤。 光绪十八年1892年 ,阿克苏铸钱局移于库车鼓铸,称库车局,开炉6座,有匠工124名,日铸红钱137.5挂,每挂红钱400文,共55000文。年解缴阿克苏道库红钱5000串文?合250万文 ,季拨解库车军饷红钱600串文?合30万文 。光绪三十三年、三十四年?1907、1908 ,铸造的宝库新十钱,正面字由“光绪通宝”改为“光绪丁末”?1907 和“光绪戊申”?1908 ,成了纪年钱。 光绪三十四年?1908 ,库车局停铸,光绪以后的“宣统通宝”红钱,是由乌什局临时恢复代铸的。 库车钱币铸造过程,反映了库车钱币沿革变化的历史,并反映出库车在这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兴衰。 “新疆红钱”作为一种独特的西域奇泉,见证了清朝的兴衰存亡,埋葬了一段曲折的历史,但是却如它的名字那样,红的耀眼,红的绚烂。 红钱是清代新疆地区造的红铜货币的非正式通称,因其色红而得名。清代自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起至宣统年间,前后共设钱局12处铸造红钱。此外,尚有清代同治年间热西丁地方政权也铸造了两种维文红钱。由于铸造远在边陲,所以流入内地者不多,偶有所见,便为藏家珍视。但到了本世纪80年代,由于大量流出海外,才在日本、东南亚和我国港台地区形成了一股“红钱热”。 在这股“红钱热”中,各种藏家谱录纷纷问世,台湾陈鸿禧先生出版了《新疆清钱谱》、日本谷巧二先生出版了《新疆红钱泉谱》。流风所及,我国上海朱卓鹏先生等也出版了《新疆红钱》。 杜坚毅先生和夫人顾佩玉女士久居新疆。杜先生是一位收藏爱好者,对当地铸造的红钱更是情有独钟。他们利用生活在新疆的有利条件,收藏红钱不遗余力,足迹遍于天山南北,先后得钱十万余枚,并从中精选1700余品,编成《新疆红钱大全图说》一书。由于多年的收藏实践,杜先生对红钱的版别区分、级别审定,都有独到的见解。所以《大全》一书,不仅以收钱丰富超越前人取胜,而且在研究上,也有突破前人处。至于《附录》中收录的红钱样钱、假钱以及准噶尔部普尔钱,更是有利于对红钱本身的比较研究。 红钱虽然大量流出海外,但铸造地却在我国新疆。杜先生夫妇就地取材、深入访求,其编著的《新疆红钱大全图说》自非一般藏家谱录所能比拟。这也就是《大全》一书的特点。我们希望,它的出版,不仅给红钱的爱好者提供一部高水平的谱录,而且也为历史研究,尤其是清代史和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一份有价值的资料。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独特的新疆红钱赏析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