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蝉蚁鼻钱”是钱还是玉?
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收藏于陕西省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两枚玉佩饰,根据当时捐献者提供的信息判断,当是出自一座西周晚期至春秋时的墓葬中。因其形状像蝉,故有人称其为玉蝉饰;又因其与流行于战国时期的楚国货币蚁鼻钱的形象与大小很相似,所以又有人说这是最早的玉质蚁鼻钱。此后近半个世纪的考古发掘中,鲜有相同或相近的发现报道与著录,对于其是否就是玉质蚁鼻钱的问题,只能莫衷一是,很难定论。http://p1.pstatp.com/large/1dc100049d2758103874作为周代玉佩饰,诸如此类生物类形象的玉器,在周代考古中比较多见,如各种各样的玉鸟、玉鱼、玉蚕、玉蚂蚱、玉鹿、玉兔、玉虎等等。这些玉器大都被认为是这个时期死者的佩饰出现在墓葬中。也有人曾提出西周墓葬中大量出现的片状玉鱼和后来春秋墓葬中出现的铜质片状鱼饰,可能具备当时货币流通的功能,但很少能得到赞同。这种玉蝉虽然与后来出现的铜质蚁鼻钱十分酷似,但发现存量、时代与地域,是否就是最早的蚁鼻钱?得不到考古发现上的证实。蚁鼻钱是我国战国时期楚国的铜币。因其形象为凸面椭圆形,似海贝而得名。铜质蚁鼻钱正面有阴文,常见“贝”字;少数为“君”“圻”等字,又称鬼脸钱。虽然这种“蚁鼻钱”名称并不是楚国贝币原来的名称,而是宋代以后泉界约定俗成的一种称谓。然而,它却是我国最早的流通货币则是无疑的。蚁鼻铜钱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它的形态似为古文“贝”字,另一种的文字释作“各六朱”或“各一朱”,三字连写,笔画像一只蚂蚁,又因两“口”像鼻孔,故通称为“蚁鼻钱”;也有人认为是古文“晋”字,像人面,所以又称“鬼脸钱”。不管怎么解读,它都与我国最早的货币“贝”有关。贝由于它自身稀有、精美、小巧、耐用的特点,早在夏商时,就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交换的特殊商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货币。并且在商周考古中,都有大量的贝币在墓葬中出土。与此同时出现的甲骨文与金文中,也就有了与贝的形状相似的象形字“贝”。http://p1.pstatp.com/large/1f7d0000b5199975d643蚁鼻钱是仿贝币还是仿龟贝,似乎在钱币学界还有争论。实际上这大多是受《说文》上对“贝”字的释义,说它“象形。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之影响。清代的《历代古钱图说》也一直沿用“贝者水蟲,古人取其甲以为货”这种说法。实际上,贝与龟都属水中生物,“龟”从字形与字意上,在商周是与占卜密切相关,与货币没有关系。而“贝”在夏商周时就是作为货币使用,不论是从实物还是字意上,都与货币紧密相联。因此,三代考古中发现的天然海贝应为中国古代货币的鼻祖。在商代后期,由于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天然贝币使用已相当广泛。海贝越来越显得不够用,于是出现了以海贝为模本的仿制贝,如骨贝、蚌贝、石贝等,并早已被考古发现所证实。在各种仿贝货币中,最有意义的是战国时期的楚国铜贝,因为它是货币由天然海贝发展成铜质货币的最早范例之一。据报道,蚁鼻钱多出土于河南、江苏。鬼脸钱则在湖北、湖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均有发现,1963年,湖北孝感野猪湖一次出土5000枚面文为“咒”字的鬼脸钱。足见到了战国时期的楚国境内,由贝币发展而来的蚁鼻钱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http://p1.pstatp.com/large/1f7b0004a715c5d7a03a从贝币发展成铜质蚁鼻钱的过程看,确实曾出现过骨贝、蚌贝、石贝的考古发现与著录,但是否有过玉质贝币或所谓的“蚁鼻钱”的历史?从这两枚玉蝉的形状看,它可能就是属于玉质蚁鼻钱。希望能看到这方面更多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