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zokins2015 发表于 2019-3-5 16:29:34

为何宋元明清瓷器釉下会普遍出现气泡?

(一)为什么宋元明清瓷器釉下,会普遍出现气泡呢?主要是生产水平提高,生产工艺得到改进,用于制作瓷器的矿土研磨得更细,胎体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结构更加密实,覆盖在胎体表面的釉层也加厚,胎泥所含的水分子在晾晒过程中大部分得以充分挥发。但也有一些水分子被密实的胎体裹胁在胎泥深处,仅靠太阳、风吹难以挥发出来。
鸡缸杯和死亡气泡的微观照片
在烧制过程前期,也有部分水分子得以挣脱瓷胎的约束,成功逃逸挥发。但是,还有部分盘结在胎体深处的水分子,在达到一定温度后,才被逐步升高的温度驱赶,分解成气体,从胎体中逃逸出来。这时,覆盖在胎体表面的釉液,已经完全溶为粘性很强的粘液状包裹体,紧紧地包裹在胎体表面。从胎体中逃逸出来被分解为气体的水分子,因为无力挣脱粘液状包裹体的约束。最终成为粘液状包裹体的俘虏而悬浮于胎体和釉层中间。http://p1.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4713db38-4406-4038-a828-62d8bb6c495b
北宋哥釉天青釉气泡标本
当瓷器烧成冷却以后,这些气体状水分子便以圆形晶亮的空心球形状,保存在于胎体和釉面之间。这种如珍珠一般,存在于釉中的空心状球形物,就是我们所说的釉中“气泡”。它们经历了高温的洗礼,以无色的球状体形态而存在。没有釉下颜色映衬,它们会以亮晶晶的球状无色气泡体存在。有釉下青花映衬,它们就变成亮晶晶的球状蓝绿色气泡而存在。http://p1.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4ce5c317-77db-4068-8439-bb3ac2685f97
北宋汝窑瓷器气泡
(二)瓷器釉中气泡是怎样死亡的?瓷器釉中气泡为什么会死亡?这和瓷器烧制成型以后的使用、流传和保存状态有密切关系。通过对瓷器气泡的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通常情况下,瓷器釉中的气泡,有大中小之分。大气泡的大小,又受到釉层厚度的制约。一般来说,整体而言,釉层厚,气泡就大。釉层薄,气泡就小。而那些自然死亡的气泡,都是圆形气泡顶部接近釉面的大气泡。因为瓷器釉面开片被片线穿越而死亡的气泡,则大中小都有。http://p3.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877fbb96-7679-4caa-a35b-6f72b56d6f15
明宣德釉里红窑口气泡标本
自然辩证法认为,物质总是处于运动和变化状态之中。用矿物质烧制而成的瓷器也不例外。这种运动和变化,又受到自身因素和外部原因两方面的影响。刚烧造成器的瓷器,釉面的分子结构处于活跃期。分子活动产生的能量聚集在釉面,会发出一种很刺眼的光。人们把这种光称为“贼光”。常听人说某件器物火气太重,这个“火气”,指的就是这种“贼光”。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器变成老器。器物釉面活跃的分子逃逸出去,带走了部分能量,使釉面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完成了新的组合,由烧造成器时的活跃状态变为稳定状态。http://p3.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726b3e9c-6a48-4982-a9b2-101c8f33a85c
宋代哥窑百圾碎~凤首壶
这是内因的作用。温柔的阳光照射、如丝轻风的吹拂,人类手指的盘磨等等,使接近釉面的大气泡顶部逐渐被磨破,原来处于真空状态的气泡内部,出现了肉眼难以观察到的“漏气”现象。空气带着尘埃进入气泡,悬浮在气泡内。原来晶亮的气泡变得浑浊起来。那 种刺眼的“贼光”逐步减弱。进入雨季,干燥的空气被湿润,体积原本很细微,很轻的尘埃也被润湿。悬浮的空气再也无力承受尘埃的重量,它们坠落到气泡底部沉积下来。于是,浑浊的气泡被生活尘埃“染”成黄色、赭红色、灰色或黑褐色。这便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这时候,气泡已经完成了死亡的初始阶段。http://p1.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a7dcf673-0b1f-4d6f-b803-dcfeb4054f46
大明成化年制【三友纹高足碗】的气泡
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移,气泡顶部的破口逐步变大,成为一条线、再扩展为十字形完成了气泡死亡的中级阶段。以后,圆形小孔进一步变成大孔,最后成为一个圆形的坑。完成了气泡死亡的全过程。在气泡死亡的过程中,刺眼的贼光完全消失,釉面变得温润、柔和。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老化”和有了“包浆”。观察分析这些古瓷死亡气泡的分布和变化,可以得到一些气泡死亡的基本规律:1、年代越久远,釉中死亡气泡的分布越密集;2、年代越久远,死亡气泡顶部破裂出现“一”字形或“十”字形线条的越多;3、宋代以上的古瓷的死亡气泡,基本上已经破裂为一个圆形坑。坑内还沉积着很多生活垃圾。http://p1.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193f578a-8003-40d7-bd5a-ffc115a261c6

4、元青花和元代釉里红瓷器中的死亡气泡,不是以气泡破裂的形式出现,而是在釉中出现一些白色的棉絮状结晶斑。它们夹杂在釉中气泡群里,象天空中的云团一般,呈自然分布状态。并非所有古瓷都有死亡气泡。龙泉青瓷中,就没有发现死亡气泡。这可能与龙泉青瓷采用多次上釉工艺,包裹在胎体上的釉粘度很高而且很厚有关。一些釉面很温润、底部露胎处明显老化、有土蚀痕迹或出水痕迹的瓷器,也很少发现死亡气泡。这可能和它们长期被掩埋在密闭的环境中,没有得到阳光照射、流动空气的抚摸,自然老化速度缓慢有关。http://p3.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f48b409f-db82-43c0-92f1-bd6e3c4f504b

三、利用古瓷的死亡气泡原理鉴别古瓷瓷器的气泡死亡现象跟时间密切相关。目前,现代人做假的手,还伸不到瓷器的釉中去。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和总结气泡死亡的规律,来识别和挑选古瓷器收藏品,提高自己的收藏水平。这就是研究古瓷器死亡气泡的现实意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何宋元明清瓷器釉下会普遍出现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