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翡翠遇到新标准
“流传可考的清代翡翠在现代机器的检测下,99%会显示出是B货。”也就是说,大多数流传有序的老翡翠未必是A货。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主任姚政在一篇文章里道出了许多翡翠藏家的一大困惑。经常听藏友说起老翡翠过不了机器检测关,为探究竟,上周我选了一块清代双面浮雕“连年有余”满绿方形翠牌,送到一家国家认证的宝石鉴定中心检测。鉴定结果是“酸洗、填充、染色处理”,换言之,就是B+C货。
按照时下人们的惯性思维,不是A货的翡翠不值钱,没有收藏价值,无论新老,很难在市场上流通。老翠件如果通过不了机器检测,拿不到A货翡翠证书,不光珠宝玉石市场不会认可它的价值,普通消费者也难接受。
按照目前中国珠宝玉石市场上流行的说法,翡翠按照其成色,大致可以划分为A货、B货和C货三类。A货是指没有经过人工处理的天然翡翠。B货则是采用强酸浸泡腐蚀,去掉杂质,再用树脂或胶填充裂隙,使种、水、色均得到大幅度提高的翡翠。C货是经过染色处理的翡翠,属于真玉假色。B货、C货翡翠一般都模仿A货翡翠的成色,但与A货的价值有着天壤之别。
清代、民国时期的翡翠制品由于市场需求量大,而优质翡翠原料供应量少,市场售价昂贵,通常会采用过酸炖蜡的工艺方式,优化翡翠表层的色泽。炖蜡工艺所使用的是出产于四川省的虫蜡——寄生在女贞树或白蜡树上的白蜡虫所分泌的有机物质,虫蜡层会在老翡翠制品表面形成一种结晶化的有机物保护膜。这种传统翡翠加工技术只是改善了翡翠表面的呈色特征,并没有改变翡翠制品的内部结构,在过去属于业界认可的翡翠表面正常合理的优化技术,也属于业界认可的A货范畴。但是按照《翡翠分级》标准的考量,这些老翡翠制品就不幸地降低为B货、C货了。清代、民国时期不光有对翡翠制品的染色工艺,也有对玉器、犀角、珊瑚、硬木等材质进行表面美化染色的工艺传统。
据了解,《翡翠分级》国家行业标准于2010年3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主要是针对新坑开采、加工的“天然未镶嵌及镶嵌磨制抛光翡翠的分级规则”。也就是说,在2010年以前,中国市场上流行的各种坑口开采、加工的翡翠制品,其实并没有一个珠宝玉石行业全国统一规范的量化指标认证体系。由于国标翡翠样本采集数据库的局限性,《翡翠分级》标准未必完全适用于对民国以前加工制作的老坑翡翠制品的检测与认证。
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收藏老翡翠的人该怎么办呢?其实,收藏,要的就是“人弃我取”。别人都能看明白、没风险的藏品,到我手里的成本就会大幅度提高。想清楚这层意思,我反而更加坚定了收藏老翡翠制品的信心。
事实上,《翡翠分级》标准与老翡翠收藏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两者的检测指标也不尽相同。《翡翠分级》标准强调的是翡翠未经人工处理、翡翠表面没有保留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污染无机物成分;而老翡翠讲究的,首先必须鉴定确认翡翠制品是到代、够年份的老翠件。何况,以明清时期的翡翠加工工艺和加工材料,并不会形成对人体有害的无机化学污染物,佩戴后并不会损害人们的健康。另外,老翡翠制品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科技信息,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文物价值,品玩的就是那种老味儿。所以,我宁可收藏B+C老翡翠,也不会买A货新翡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