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xmtn 发表于 2019-1-17 17:29:57

青铜器:延续人类千年文明


 人类对于一种材料的发现、认识是长期的过程。在人类使用的所有材料中,铜对人类文明历史的重大影响是任何其他材料所无法比拟的,它是人类认识并用以制造器具的第一种金属。各色铜器,让我们感受到延续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的独特味道,它也在默默记录着悠悠历史长河中的波澜起伏。

  1。铜的发现或缘于提炼颜料

  考古资料证实,远在一万年以前,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两河流域发现了铜。古埃及人在象形文字中,用带卷的十字架表示铜,含义是“永恒是生命”,赞誉了它经久耐用和可以重复再生使用的特性。而中国的铜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目前还无定论,考古发现,我国铜器的历史比两河文明要晚很多。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以后的一个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发现了天然铜,用石斧将其砍下,用锤打的方法把它加工成物件。陕西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据说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的铜制品,这是迄今为止东亚地区发现铜器较早的考古记录。后来铜器逐渐取代了石器,结束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石器时代。

  铜的导电、传热性能非常好,在金属中除了银以外,要算铜的导电本领最强。铜很软,普普通通的一滴纯铜,就可以拉成长达2000米的细丝,还能被打压成比纸还薄的铜箔。

  非常纯的铜是紫色的,一般用电解粗制铜的方法来制得。红铜被认为是人类最早发现和应用的铜,4000年前的夏朝已经开始使用红铜,即天然铜。而白铜、黄铜和青铜都是掺杂了其它金属的铜,这里面比较有意思的是,有些自然环境下的铜矿本身含有其他金属矿物,古人冶炼这些铜矿石后自然就是铜合金,但这与后来古人有意识地在纯铜里面加入其他金属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些关于铜的概念,逐步影响着中国青铜时代的创生与流变,然而在其多变的背后,更多的则是传说和猜测。相传铜的冶炼或许来自古人对岩画颜料的追求。古人作画,不管是墙壁壁画或是石头上的岩画,常用的颜料有赭石、朱砂、赤铁矿粉、瓷土、红黏土、动物的血液等,但是这些颜色过于单调。为了追求更美的画作,他们要寻找丰富的颜料。可能偶然发现了绿色的天然铜矿石,于是想尽一切办法要做成颜料,在试过用水泡、敲碎研磨等办法都失败后,又放入火炉里加热,最终会导致铜矿石“熔化”。虽然颜料还是没做成,但在这种生产生活的经验和愿望的驱动下,美丽的铜被发现了。

  铜和许多金属一样具有美丽的光泽。现在常见的金光闪闪的铜乐器就是用黄铜制成,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我国早在汉朝的时候,就知道黄铜如何制造。很神奇的是,随着含锌量的不同,黄铜的颜色随之呈现红黄色、棕黄色、淡黄色、金黄色、黄白色等。

  由于铜的原料较少,再加上炼铜时所需的上千摄氏度高温,古时都不容易达到,所以在铜器发明以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所能看到的仅仅是一些很小的器具,如小刀、锥、凿、钻、指环、手镯等,无论在生产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还没有占据重要地位。

  2。“铜奔马”缘何成中国旅游业图形标志

  大约公元前2000年,自夏代开始中国全面进入了青铜时代。


  而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器艺术趋于成熟的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发现了铜与锡形成的合金,生产出比纯铜更加坚硬耐用的青铜合金器和青铜工具,奠定了青铜艺术鼎盛的基础。这个时期青铜器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铸刻有文字,即通常所说的金文,这也是一个与其他国家青铜器明显的区别。
  青铜器铸刻铭文是从商代中期开始,起初只是一两个字;商代晚期开始铭文增多,但最长也不过48字;西周时期迎来铭文大发展,“长篇巨制”不少,如毛公鼎铭文达497字,是铭文最多的青铜器。
  而到了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在器物的造型设计和纹饰结构上均有许多新突破,放弃了青铜器纹样对称构图的规律,变具象图案为抽象纹样,大量采用天马行空的连续构图方法,使得装饰图案更为活泼,开辟了青铜器文化的新天地。同时,在冶铸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块模、活块范、一模多范和开槽下芯法制作铸型,采用铸铆和“自锁”结构联结器物附件的新工艺,把中国青铜器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考古学家从威武雷台汉墓发掘出土的青铜陪葬器物中,有举世闻名的“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我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被称是“一件罕见的古代艺术珍品”。铜奔马的头微微地偏向一侧,前面头顶的鬃毛和后面的马尾一致向后飘飞,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三足腾空,右后蹄踏一展翅的飞燕上,将一件静物活灵活现表现出动感。
  铜奔马全部的重量都集中在右后蹄上,如何能保持平衡?这是一个难题。专家分析,从力学上讲,“马踏飞燕”还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古代匠人有意使马的头和颈往后收,让重心尽量后移;同时使踏燕的后蹄尽量前伸,让马的支撑点和重心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再加上另外伸出的两条腿和扬起的尾巴,不仅使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而且造型更加优美。更有趣的是,有人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因此这一青铜作品不仅被看作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几千年间,中国青铜时代从鼎盛到消失,青铜器的存量究竟有多少并未做过精确的统计。就陕西而言,从1949年到1979年的30年间先后出土商周青铜器3000余件,仅1976年12月在扶风庄白窖藏中出土的西周铜器就达103件,像这样成百件青铜器一次出土的现象在清末及民国时期亦屡有所见。从汉代出土青铜器至今,仅仅有铭文的青铜器就在一万件以上。
  3。中西方铜像大有不同
  相比之下,世界不同地区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并不相同。
  “青铜化时代”一词,最早由丹麦人汤姆森按石器、青铜、铁器三个时代陈列古物展览,是用来区分展览各个不同时代的历史文物而起的。
  安列托利亚半岛是最早冶铸青铜器的地区,目前发现有公元前6000年的青铜器。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公元前3000年进入青铜时代,古埃及文明紧随其后。欧洲的青铜时代自公元前2300年起,延续了约1000年。
  与中国的情况相反,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文明因缺乏青铜等矿料资源,生产和使用的青铜器有限,多为小型工具、兵器、饰件和器皿,更偏重于世俗生活。
  其次,在纹饰上,中国青铜器主要以动物纹为主,几何纹次之,人物纹罕见,包括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蝉纹、蛇纹、人面纹,有人面具,人形雕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铜人像。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上的夔龙纹,它不再仅仅是夔龙这种虚幻的动物,而是代表了统治者力量与尊严的符号。而西方青铜器的纹饰则以人物为主,动物主题在其中占重要地位,几何纹为辅,包括面具、雕像等。
  在创作手法上,拿四川广汉三星堆《铜立人》与古希腊的《波塞冬神像》相比,可以看出中国的青铜人像偏于抽象,比较平面;而《波塞冬神像》更像是真人体的灌模一般,它的人体比例、生理结构甚至须发都立体真实表现了出来,而且人体动态感强烈,尤其是腹部和四肢的肌肉,如果没有严谨理性的精神是很难做到的。
  中西方青铜器之间的差异取决于文化内涵与观念的不同。中国的青铜文化是一种官方文化。由于中国高价位铜的缺乏,古代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集中于统治阶级手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青铜器则是这一时期主要的兵器材料,并且古人对祖先、对神灵的崇拜远远超越了对于自身的认同,出于祭祀的需要,青铜又是祭祀工具的主要材料。由此,青铜在这一时期被赋予了本身并不属于自己的属性。

4。中国古代就有铸“金”秘诀

  泥范铸造、失蜡铸造、金属型铸造,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铸造技术。

  商代青铜合金的配制是在专门的铸造场地或者作坊中进行。到了晚商阶段,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铜—锡—铅三元合金的冶炼和熔化技术。当时的工匠对于青铜合金配比与机械性能的关系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认识,可以按照不同的用途来有意地采取不同配比的合金。

  所谓合金,就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经过高温使它们熔合在一起而成为另一种金属,而青铜就是合金的首创。这里不能不提被誉为“中国古代兵器之王”的越王勾践剑,于1965年12月出土于湖北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时插在木质剑鞘里,出鞘时寒光四射,耀人眼目,它就是一把采用复合金属铸造工艺制作的青铜剑,它的主要成分有铜、锡以及少量的铝、铁、镍、硫组成的青铜合金。

  中国古代青铜器合金成分的比例,最早见于《周礼·考工记》,明确记载了六种青铜器物中不同含锡量,称之为“六齐”,六种不同合金的比例是:钟鼎之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斧斤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戈戟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大刃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削杀矢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鉴燧之齐金锡半。古时候,人们把铜称之为金,所以《考工记》所记载的金指的就是铜。

  按照古代铸铜的流程,一件青铜器从制模到打磨出成品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青铜器以泥范分范合铸为最主要的铸造方法,春秋中期以前几乎是惟一的方法。合范法的特点是一般一范只做一件,青铜礼器中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器物,件件面貌各异,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其中精品迭出,这无疑增加了中国青铜礼器艺术观赏价值。如1976年河南省殷墟妇好墓出土一件三联甗,其形制前所未见。青铜器铸造前,主要靠经验,纯手工打造,而不像现在提前画设计图,因此成品没有那么规则,就像饕餮纹的两只眼,一眼大、一眼小,在青铜器上十分普遍。

  《墨子·耕柱篇》有云:“陶铸之于昆吾”,即指用陶范铸造铜器。可见中国古代,“陶冶”、“陶铸”自然地联系在一起,这正反映了冶铸与制陶的历史联系。高度发达的中国青铜冶铸技术,其根底是在制陶技术之中。陶器上刻画符号的思想、彩陶的纹饰、熔炼中的高温技术,成为青铜铸造的祖型。

  五花八门

  深埋数千年不锈蚀的铜镜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别小看一面面铜镜,这可是最能代表工艺制作水平,又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礼器,往往浓缩了各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观念与审美情趣,在铸造工艺、合金配比等方面都值得琢磨和研究。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远古时期,人们以水照面,铜器发明以后,以铜盆盛水鉴形照影。《尚书》《国语》《庄子》等先秦著作中,提到过古人“鉴于水”。铜镜一般制成圆形或方形,其背面铸铭纹饰图案,正面则以铅锡磨砺光亮,可清晰照面。

  除了那精美的铸造工艺和纹饰令人赞美之外,铜镜防锈工艺之精妙也深受推崇。即使深埋地下数千年,至今仍不锈蚀,着实是个不解之谜。“鉴燧之齐金锡半”中的“鉴燧”指的就是铜镜。即铜50%、锡50%。从战国开始,铜镜合金中普遍含有铅,铅加入合金后,提高了铜镜铸造质量。

  “他”是宋代医官院的“考卷”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示过一件针灸铜人,外表看与有些药店摆放的铜人相差无几。但实际上,这件针灸铜人有一个特别的用途——宋代医官院用来考试的工具。

  铜人以青铜铸造而成,外形是一个体格健美的青年男子形象。全身共标注了559个穴名,其中有107个是一名二穴,所以加起来共有666个针灸点。最奇巧的是,这个针灸铜人内部是中空的。考试时,铜人内部被灌满水,表面涂一层黄蜡,用来封住所有穴位。学生根据命题,用针灸扎刺铜人的穴位,手法精准的,一针刺破蜡层,水就会从孔里流出。考官们根据学生表现最终核定每人成绩。

  这件针灸铜人展示了宋代针灸学的发展水平。北宋天圣年间,宋仁宗要求著名的太医王惟一考证经络腧穴,设计并且主持铸造了针灸铜人。

  针灸的效果好不好,关键的一步是正确选取腧穴。不同朝代先后制定有针灸腧穴的国标。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用语言表述不规则的三维人体腧穴位置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宋代天圣年间第一次出现了针灸铜人。这具针灸铜人在元代经过修补,到了明代正统八年,太医院又严格仿照宋代铜人的样式和腧穴定位,重新铸造了一具针灸腧穴铜人,称作“明正统铜人”。清光绪二十八年又依据明太医院的铜人图,参照明正统铜人的体例,新铸一具针灸腧穴铜人,称“光绪铜人”,人高182厘米,刻有357个穴名。该铜人原藏清太医院,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奥斯卡“小金人”非纯金

  抱得“金人”归,是很多电影圈内人的梦想。

  奥斯卡小金人的原始设计师是米高梅公司艺术总监塞德里克·吉奔斯,助手弗雷德里克·霍普设计了黑色大理石基座,最后由洛杉矶艺术家乔治·史丹利制作成雕像。

  不过小金人从来都不是纯金的,这可能会让许多人大失所望。小金人早期为锡铜合金(锡占92.5%,铜占7.5%),外敷金箔;现在为锡、铵合金,磨光后敷10K金箔,然后精磨,外面再敷24K金箔,最外层涂发光漆。

  在二战期间由于各种金属都遭遇短缺,奥斯卡奖杯也改为用石膏着色制成。战争结束后,获奖者可以用这些石膏奖杯找学院兑换小金人。

  不过,无论是锡铜合金还是镀金,小金人都透露着获奖者的荣誉与骄傲以及对个人及其团队的认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铜器:延续人类千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