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面目 发表于 2013-9-30 13:39:39

永历通宝---壹分

历史年代: 南明。
钱面文字: 面文“永历通宝”,有楷书、行书、篆书三种,楷书“历”字写法有禾日、禾目、木日等,背有记值“二分”、“五厘”、“壹分”等,另有背单字“户、工、部、留、粤、明、定、御、勅、督、道、辅、国”等。
面值: 小平、折二、折五、折十。
铸造背景: 桂王朱由榔在广东即位,改元永历,次年铸行“永历通宝”。永历通宝铸行量大,铸行时间长,开创了一派自己的风格——“滇派”,其影响十分深远。“滇派”钱币与众不同,钱文多出自匠人之手,字体古拙朴素;内郭、外郭都较其他钱币为宽,打磨不甚精整;钱体分量足。这种风格对后世吴三桂的“利用”、“昭武”及其孙吴世璠的“洪化”诸钱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而直到清朝咸丰、同治朝,滇贵两省所铸大钱亦隐约可见其踪影。

江苏领域 发表于 2013-9-30 14:09:48

:lol:lol:lol:lol:lol:lol好币

子夜骑士 发表于 2013-10-5 23:43:09

不错

真面目 发表于 2013-10-20 10:34:56

明代末年,由于上层封建统治阶级的极端腐败及地主阶级对贫困农民的残酷剥削,致使天下民不聊生、苍生众怒。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大顺农民义军攻进北京城,崇祯帝被迫自缢身亡。
      明亡后,在山海关前线抵御后金的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南下占领北京。农民军不支,向南败退。此时,在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有多位原明皇室藩王自行称帝,先后建立起数个地方性政权,史称南明。公元1645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建立弘光政权。同年唐王朱聿健在福州称帝,建立隆武政权。1646年,另一位唐王朱聿粤在广州建立绍武政权。但是,这几个所谓的“皇帝”,几乎都是立足未稳就被赶到的清军追杀而亡。其中只有桂王朱由榔于1647年在广东肇庆建立的永历政权能够较长时间生存下来,与南下的清军进行了十数年的抗争。
      桂王朱由榔于公元1647年在广东肇庆称帝并建立永历政权后,其前期(永历元年至五年)主要直接治理的区域是广西全省及广东、湖南两省的部分地区。永历政权时期,虽然清军已经占领了当时的大半个中国,并且清顺治皇帝也在北京登基建立了大清皇朝。但是,清顺治帝尚未能完全统一中国,南明的永历政权这时仍然有效地控制着中国华南、西南的多个省份,并且还间接掌控着东南沿海的部份地区。这个历史阶段,永历政权不仅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与清王朝相抗衡,而且在货币金融方面也仍然大量鼓铸永历通宝钱币,在自己控制地区禁止使用清钱,只准使用永历通宝钱。
      永历政权时期,由于政治、军事、人事等方面的状况极为复杂多变,因而也造成永历通宝钱的版式、背文等非常繁杂,不过在其繁杂中仍然可以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永历通宝钱大致可以分成三大板块进行研究,第一板块是永历政权初期在广西及领近周边地区铸制的以小平钱为主体的多种版式永历通宝钱,第二板块是永历政权后期大西军余部孙可望、李定国在贵州、云南地区铸制的永历通宝折银钱,第三板块是长期效忠于永历政权并奉用永历纪年的郑成功父子在闽台地区行用的真、行、篆三体永历通宝折二型光背钱。
      在这三大板块永历通宝钱中,因为第一板块永历通宝是永历皇帝朱由榔登基后最早鼓铸的,所以它们是永历通宝钱系列中的“原体”,而且也是行用时间最长,流通范围最广,铸制数量最大的永历通宝钱,本文重点讨论和研究的就是这个板块的永历通宝钱。
      朱由榔于公元1647年在广东肇庆登基称帝后,立刻就面临来自两个方向的清军巨大压力,战火向其逼近。在东面,降清的原明徐州总兵李成栋率兵攻陷广州后继续向肇庆进逼。在北面,清定南王孔有德也率部大举南下,由鄂入湘。为了抵御两个方向清军的进攻,在前方作战的十数万南明军急需后方提供物资和财政支持。广东肇庆惯来没有铸钱的传统,而广西的桂林等地从明初洪武年间开始就一直鼓铸钱币,而且在朱由榔称帝之前广西桂林钱监就铸制了桂版的弘光通宝及隆武通宝等。建元永历后,桂林、桂平等地钱监立即加大力度鼓铸钱币,这个时期铸制的应该是永历通宝光背小平钱和永历通宝背文“工”字、“户”字小平钱。
      永历皇帝登基之初,与东面和北面的紧张军事形势相比,桂林应该还相对稳定,桂林此时可以算是一个支援东、北两面对敌作战的后方基地。然而好景不长,东路清军很快攻占梧州、平乐后又逼近桂林,生性懦弱的永历帝欲弃桂林逃奔湘南武冈。此时,护卫永历皇帝的大臣瞿式耜上奏折曰:“半年之内三四播迁,兵民无不惶惑。上留则粤留,上去则粤去。今日之势,我退一步则人进一步,我去速一日则人来亦速一日。故楚不可遽往,粤不可轻弃。且海内幅员至此一隅,以全盛视粤西,则一隅似小;就粤西图中原,则一隅甚大。若弃而不守,愚者亦知拱手送矣”!永历帝逆忠言不听,执意奔楚,瞿式耜只能请求自己留守桂林,于是永历帝加封其为太子太傅兼史部兵部尚书,“留守西土”,“兵马钱粮悉听调度”。
      瞿式耜奉命“留守西土”,并得到“兵马钱粮悉听调度”的授权后,统率明军连续三次击退清军的进攻,极大地鼓舞了永历政权治下各地军民抗击清军的士气。在这期间,瞿式耜利用桂林钱监的设备大量鼓铸永历通宝背文“留”字、“辅”字钱。这些钱币投放市场后,既便利了民用,又满足了军需。可以说,瞿式耜铸制的这些永历通宝钱为桂林三次保卫战的胜利提供了物资基础,功不可磨。
      在北面,孔有德率领清军大举南下。永历元年二月,清军先占岳阳,又下湘阴,继取长沙,进而逼近衡州,当时面对清军进攻的明军统师何腾蛟倍感财政困难。清王夫之所著《永历实录》一书上就有“何腾蛟开督府于长沙,军食不给,创征义饷,不经复奏,以意为轻重。每亩溢额派者五倍以上,犹不足,则预征至二年”的记载。为了纾缓民困和满足军需,永历皇帝派遣大臣严起恒赴湘南督理钱法,增加鼓铸。从永历元年开始,严起恒就在永州地区大量设炉铸币,而且其“会计精密,一钱不入私费”。严起恒在湘南永州地区鼓铸的永历通宝钱币,早期应该是方头双点通的永历通宝光背钱,背“工”、背“户”钱,以及后期的永历通宝“御”、“勅”、“部”、“道”等背文钱。
      广西桂平,明清时称“浔州府”,处广西桂林、梧州、南宁三地的中间地带。永历时期,从永历元年至五年间浔州一带由“庆国公”陈邦傅镇守。陈邦傅自称粤西“世守”,当时南宁、柳州、庆远、浔州、思恩等地都在其管辖之下。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桂平多次出土批量永历通宝背文“粤”字、“明”字钱,特别重要的是桂平市东门街一位市民在建房挖地基时挖出一批永历通宝半成品和废品钱,其中最主要的品种就是永历通宝背“明”和背“粤”钱。经广西钱币学会的专家考证,此出土点极可能就是当年鼓铸永历通宝钱的钱炉所在地。由此可以断定,永历通宝背“明”和背“粤”钱是陈邦傅在桂平铸制。
      永历政权的军队在桂林、永州等地与清军激战时,浔州一带并没有发生重大的战役,浔州的驻军也不是很多,浔州钱监鼓铸的永历通宝背“粤”和背“明”钱,主要是供应广西东南部民用和商用。浔州铸制的永历通宝钱还有永历通宝珍宝光背钱,永历通宝背“户”钱(“户”字第一笔划为“点”,俗称“点户”)等。另外,在桂平还出土了成批量的永历通宝背“二兀(厘)”。由于这种背文“二兀(厘)”钱是一种特殊的折银钱,所以它极有可能是永历六年李定国率军东征进入广西后,利用浔州钱监设备所铸制。
      永历元年初、永历帝至武冈。四月,何腾蛟弃衡州退守永州,总督章旷退往东安。未久,永州失守,章旷、何腾蛟等明军退至东安境内白牙桥。此时永历帝加封总督章旷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宝剑便宜行事。据《三湘从事录》记载;“六月既望,督师率滇镇同至白牙桥驻扎,时兵饷久匮,总督仰屋无措,因面商督师,会题正发户科给事中,经理恢抚兵马钱粮,奉俞旨颁给勅防。……设法鼓铸,以裕钱源。于石矶站开炉一百二十座,委劳知县方镇管理,白牙桥开炉二百座,委参将郑宗文管理,小江口开炉一百四十座,户部主事臧煦如专管”。白牙桥现名白牙市,就是如今湖南东安县城关镇,小江口现为东安县一个镇,距县城9公里,石矶站也仅距东安县城23公里,以上三地距今广西全州仅50公里左右。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广西全州一带多次出土成批量的永历通宝背“督”钱。这些背文“督”字永历通宝钱的版式非常繁杂,其正面钱文有楷书和隶书之分,背文“督”字也有楷体和隶体之分,“督”字字型有宽督和窄督之区别,而且其面文的“通”字又有双点通和单点通之异,“历”字还有肥历和瘦历之不同。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多的状况?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当时在东安并无正规鼓铸的钱监,战乱中只能征召民间铁匠,使用手工小炉铸制钱币,因此铸出的永历通宝背“督”钱品质低劣,版式众多。
      永历六年,李定国率数万大军出贵州东征,进入两广地区与清军作战。李定国在数年中虽然取得多次胜利,并占领过广西、湖南、广东等省多处地区,但李定国并没有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多采取运动战方式,边走边打。永历八年,李定国军进入广东西南部的雷州半岛,在高州建立大本营驻扎了近半年时间,这是李定国在两广地区流动作战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如今,在雷州半岛地区时而发现有永历通宝背文“定”、“国”钱币出土,泉界普遍认为这两种背文的永历通宝钱是李定国驻扎高州时所铸制。

真面目 发表于 2013-10-20 10:35:16

南明时期广西及其周边地区铸制的永历通宝背文钱,除去背“工”、背“户”以外,发现有实物留存的有御、勅、督、部、道、留、粤、辅、明、定、国共计十一种,另外泉界还流传有一种永历通宝背文“府”字钱的说法,但至今为止却没有任何泉家可以拿出永历通宝背文“府”字钱真品示人。
      关于永历通宝背文的研究,早在清代就开始了。清乾隆年间,翁树培先生在《古泉汇考》一书上撰写文章,将永历通宝钱背的十二种文字组合成一道所谓的皇帝“勅文”,并且得到后世许多泉家的赞同。
      上纪世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古泉收藏热的兴起,古泉研究的热潮也登上一个新台阶。在广西钱币学界先后出现对永历通宝背文钱的几种新解。其中一种观点是“口号说”,一种观点是“纪监说”,还有一种观点是“偶合说”。但是,随着对永历通宝钱研究的不断深入,广西泉界多位专家对其最终的定义是:永历通宝背文钱应该是“纪事(件)”或“纪意(念)”钱,它们是永历政权的地方将领或理财官员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条件下分别铸制的。钱背的不同文字,表达出铸钱者当时的不同意境和不同心态。虽然这十多种背文钱的出现有先有后,但是它们之间必然存在情感上的联系,从而在客观上让这些不同的单字组成了一句朗朗上口的“勅文”。不过,从当时政治、军事形势上分析,它们不可能是“勅文”,而只是与“勅文”有点偶合而已。永历通宝背文钱是古代铸币中非常精彩的广西历史钱币,在广西地方货币史上占有非重要的历史地位。

老龙开心 发表于 2013-10-21 14:11:59

不错:victory:

piao_003 发表于 2013-10-22 10:39:41

学习了。

bgp2000 发表于 2013-10-28 18:01:38

学习了,版主只是渊博,能给我们讲解受益匪浅。:)

小损样 发表于 2013-11-13 23:03:31

详细,好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永历通宝---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