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投头条:抓住互联网+和文化消费机会 文交所双向转型
从起到落,如今的文交所,一方面大众将其简单看成“艺术品证券化”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因回归传统业务又被质疑为失去文交所该有的金融属性,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里,文交所的观望之势已然太久。
上周,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国版中心”)率先三箭齐发,不仅要抓住文化消费的产业机遇,还用互联网思维重新梳理文交所组织结构、产品研发思路及日常运营体系,与互联网企业展开互动,基于“互联网+”完成角色蜕变。
将投资者转为消费者
还在前期推广营销阶段的艺术家公盘,以交易平台为核心,以艺术家为主体单位,公开所有交易数据,建立全新民主定价体系。这种艺术家运营和艺术品交易的全新模式,无疑走的是投资先于收藏的“增量市场”。
从4月22日开盘至今,艺术家公盘仍处于初期推广阶段,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董事、艺术家公盘负责人罗嘉元告诉记者:“目前已有几百个的会员注册量,产品按我们核算的年化率应该有40%了。”
在正规交易还未推出的现阶段,艺术家公盘主要呈现一种合购交易的模式,比如一张定价55万元的作品,将30万拿出来供投资人“合购”,每人限购2000元,一段时间后将作品卖出,赚的钱投资人分红。“我们有双层保障,投资人一起合购30万,剩下的25万专营机构自己拿着,如果亏损先亏损自己的25万,另外,还有专营机构自己回购作品作为保底。”罗嘉元称,“目前属于市场推广阶段,我们还发红包,主要是体验性质的,想让更多人认识公盘,参与进来。”
几乎同时,国版中心还推出了战马券和个人版权银行。舞台剧《战马》以“战马券”的形式首次在“京东众筹”开展众筹,也是一种全新的文化消费模式。具体来说,“战马券”是一种标准的通用消费券,以人民币1元/券的初始价格发售,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战马券”兑换舞台剧《战马》中文版演出门票,以及战马专属定制产品、战马观演相关服务。同时,消费者持有“战马券”还可以在国版中心的消费券交易兑换平台上实现公开转让交易,获取收益。
战马券的出现主要是针对戏剧演出商与大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缺乏良好定价机制,以及除了门票外其他收入甚少等问题。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董事长殷秩松告诉记者:“过去戏剧产业受众很小,除了门票外很难接触到赞助和其他衍生消费,”战马券将消费权益、内容体验、衍生产品等大众文化娱乐消费权益集合在一起,转化成一种标准化的文化消费权益凭证,“这就扩大了演出项目的收益来源,提升了演出的经济价值。”殷秩松说。
此外,个人版权银行则以“创作客”为名,基于微信的公众机制,面向广大的个人用户群体,提供从作品管理到版权管理,再到授权交易的一整套完善的服务体系。个人创作者可以将个人原创内容“投放”到版权银行进行对外发布,使用人则通过扫描创作者的个人版权银行LOGO二维码,进入其版权银行,在线一键式获得原创内容的合法使用授权。目前,仅支付1元钱便可获得创作者的正版授权。
殷秩松告诉记者:“国版的逻辑是微利版权,微利状态反而能让你赚到钱。个人版权银行的建立符合产业需求,且市场几近空白。”
不难看出,无论是针对艺术品私下交易市场赝品横行、定价不准、流动性不高而推出的艺术家公盘,还是针对演出商和大众之间缺乏常态联系而推出的战马券,或者是微利版权交易,国版中心的三箭齐发都直指文化消费,其实这也是当下的文交所的一种转型——将投资者转变成消费者。
抓住“互联网+”的时代机会
与行业交易所不同的是,文化类的交易所面向的是大众,怎么与大众进行互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给文交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时机。
“不拥抱互联网很难与大众息息相关,”殷秩松称,“‘互联网+’不等于单纯的把业务做在互联网上,而是文交所从内到外根本性的转变。国版今年在做的就是文化交易互联网,我没办法形容它是什么,它不是电商却像电商,表面上看不是交易所,骨子里绝对是交易所。过去我们提出‘交易所+电商’,现在不加了,是融合了。”
在艺术家公盘方面,一般的交易所都是银行做第三方存管,投资者开户需要跑银行,线上交易也需要下载客户端。而罗嘉元介绍,艺术家公盘的交易目前都是线上完成,“和淘宝一样,我们有个很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保证资金安全,完全通过互联网实现。另外,我们的互联网端在两、三个月后会推出更多模式,包括通过移动终端来交易,还有一些交易所和电商的模式,总之现在看到的只是公盘的冰山一角。”
战马券也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的。消费者在国版中心的消费券交易平台上以标准价格认购战马券,用战马券兑换演出门票、购买衍生品、兑换体验服务等。而此次将战马券的发售放到京东众筹的平台上,是国版中心希望向互联网企业“借势”,“之所以选择与大型互联网平台合作,主要考虑到互联网强大的社群功能,能够快速、精准地聚集人群,并使之凝固下来成为忠诚度较高的用户。”殷秩松说。
页:
[1]